时间: 2024-08-05 18:39:47 | 作者: 米乐体育下载
医疗设备维修行业研究:需求量开始上涨,智能维修与“智康保”合作模式为行业赋能,发展可期
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分级诊疗模式,意在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然而从2015年至今,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占比依旧在年年在下降。
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分级诊疗模式,意在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然而从2015年至今,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占比依旧在逐年下降。分级诊疗的推进没有到达预期,根本原因是基层医疗资源质量不及高级别医院。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资源不足,且并未配置足够的诊疗设备。人才的引流和维持是个中长期问题,在短期里无法改变。相比医生资源,医疗设施资源的配置则在短期能持续推进。
2016年国家卫计委颁布有关政策文件,对县级医院总计31个医疗科室或治疗中心给出了专科设备的配置要求。2019年国家卫健委颁布的《评价指南》,要求各档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配置与规模相适宜的设备,如彩超、DR、CT等常规诊疗设备。由此可见,分级诊疗打开了基层配置百万数量医疗设施的巨大空间。
此外,为提升传染病筛查和救治能力、防控疫情二次爆发,国内进入了医疗新基建阶段。国家发改委在2020年卫生领域中央预算中安排了456.6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全方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同时财政局对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的预算约543亿元,加强基层乃至县级医院的疾病防控能力。财政拨款缩短了医疗新基建周期,加速了医疗设施行业景气度上行,刺激国内医疗设施市场数百亿级别规模放量。
快速增长的医疗设施市场也给医疗设施售后服务行业带来发展的风口。随着维修观念的进步,拥有大量医疗设施的二三级大医院对医疗设施日常维护、保养愈发重视,“重采购、轻维修”将逐渐反转,售后服务需求也将随之增长。分级诊疗制度下,数量众多的县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施配置量正快速增加,其售后服务需求规模将不容忽视。
在国内分级诊疗、医疗新基建的大背景下,随着医疗器械市场的下沉和医疗设施装机数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如何在更广阔的业务区域内,推动医疗设施售后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落地,也是一个值得医疗器械行业各参与者们关注的新课题。
医疗设施维修包括对医疗设备做检查,以掌握其工作性能及损耗情况;对医疗设施进行保养,以降低损耗,使其长期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或者是对已出现明显故障的医疗设备做修理,使其恢复正常功能等技术活动。
根据维修内容的不同,医疗设施维修可分为医疗设备检查、医疗设备保养和医疗设备修理。伴随着维修需求的逐步多元化,目前还延伸出了医疗设备运行矫正、医疗设备配件升级等更加多样化的维修服务。根据维修对象的不同,医疗设备维修可分为医学影像设备维修和医学检验设备维修。
医疗设备售后服务业务供应方主要有原厂售后服务团队、社会化第三方售后服务、医院的医工团队(设备科)三者。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医疗设备开机应用会产生损耗,需要定期检查、保养,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否则会存在发生各类故障的风险。设备故障会对医疗服务质量、病患生命安全、医院声誉造成影响。以前的医疗机构没有定时检查、保养设备的意识,对维修服务的需求只存在于设备发生故障时。同时,市场缺乏经验丰富、模式成熟的维修服务供应方。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只能由医院设备科提供维修服务。但医院设备科的工作人员对于设备的内部构造及工作原理了解有限,自行维修成功率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维修需求。
随着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市场参与者数量增加,竞争日益激烈。医疗设备原厂商由于掌握着核心技术与零配件供应,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优质、全面的维修服务,因此在该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与话语权。基于此,各大医疗设备生产厂商纷纷开始为客户提供售后维修服务,并且迅速占领维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医院设备科的工作职能逐渐转变为配合原厂商售后维修部门完成保养、维护工作。
医疗机构设备涉及多个品牌,维修时需联系不同的厂商,管理麻烦,且收费相对高昂。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不仅能提供全类型设备的维修服务,且收费较低,因而逐渐在维修市场获得一定份额。此外,针对规模较小的二三级医院、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维修需求,立足于本地的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在地区优势下,能够更快进行响应。然而,以前绝大部分医疗设备生产厂商并不对外分享自身技术及备件资源,使得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发展较为艰难。现在,随着市场越来越开放,以GE为代表的医疗设备生产商以更开放的态度对待自身的技术和备件资源。GE通过提供“智康保”服务,与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合作,为其提供技术培训、远程指导,以及供应备件资源。在此模式下,未来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的规范发展将得到强力支撑,其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目前,医疗设备原厂商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医疗设备售后服务市场。原厂商对设备原理了解更详细,提供的备件能最大程度上契合设备运行要求,因此其售后服务具有天然优势。尤其在中高端设备上,只有原厂商生产供应核心零部件、掌握维修的核心技术。未经过原厂商的培训,对于该厂商生产的设备,工程师将对其故障应对乏力。
原厂售后服务维修、保养方案合理,技术实力强,修复能力强,备件供应稳定迅速,并可提供设备故障的远程诊断和技术支持,虽然价格高昂,但仍是医院采购维修保养服务的首选。
剩余的市场份额主要由数量众多的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所占。第三方机构所提供的设备维修服务,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医疗设备和部分高端医疗设备,而因其价格低廉,受到一些中低级别医院的青睐。部分有条件和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可提供跨品牌、品类的医疗设备托管服务。
然而,第三方医疗设备维修服务行业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以及合法合规配件供应渠道,其维修质量良莠不齐。在维修技术人才方面,行业内没有权威的维修人才认证证书,存在大量未经专业培训即上岗执业的维修工程师,整体工程师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在配件方面,行业内缺乏相关的医疗设备配件质量认证体系,无法保证配件质量。
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的规范化,需要医院、医疗设备生产商以及第三方售后服务机构这些行业主体们共同参与、协调和推进。
医疗设备销售量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售后维修行业创造了大量需求。基于此,国内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从3080亿元增长到6235亿元,CAGR为19.4%,预计未来继续以18.5%的速度增长到2024年的万亿以上规模。医学设备是医疗市场采购的大部头,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7232亿元,医疗设备市场是医疗器械最大的细分市场,市场规模约为4665亿元,占比59%。
医疗设备市场作为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的需求端,其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也将直接导致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以医疗设备中的医学影像设备为例,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维修行业市场规模从58.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88.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0.9%。据头豹预测,未来五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将上升至17.1%,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上升至189.8亿元人民币。此外,依赖设备售后服务需求市场规模也受医疗机构维修观念转变、维修业务延伸、政策利好的影响。
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的上游市场参与者主要为维修工具、设备零部件生产商;中游环节主体为设备维修服务供应方;下游涉及各级医疗机构。
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上游,即能够为中游维修服务提供硬件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厂商、机构。上游的核心职责是为中游服务机构提供维修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人才资源。其中,硬件资源可进一步细分为维修工具和设备零部件。
维修工具是维修设备时需要用到的辅助工具,包括检测工具与修理工具。维修工具大多较为常见,且技术壁垒低、供应商数量充足。
设备零部件是生产医学影像设备所用的各类零部件,包括核心零部件与非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极高,通常仅有原厂具备生产供应能力,且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应政策,限制非原厂生产的核心零部件的使用。在技术与政策的双重限制下,核心零部件生产商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其供应水平与供应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的发展。
非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较低,伴随着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具备生产非核心零部件的能力。基于此,非核心零部件生产商的议价能力较弱,供应量较为充足。
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下游主要是各级医疗机构,目前仍然以二、三级医院为主。未来,随着分级诊疗和医疗新基建的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性有望得到提升。
二、三级医院是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的终端需求方。二、三级医院规模较大、资金相对充足,通常都会配备较为齐全完善的医疗设备,因此维修需求较大。
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配备数量较少,使用率较低,维修意识相对落后,整体需求不多,因此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暂未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良好的发展。自分级诊疗政策推行以来,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性持续提升,其医疗设备配备量增加,创造了大量的维修需求,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020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约为4665亿元,且十四五期间医疗装备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期达到15%,市场的自然增量在提升。医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将持续为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创造新的下游需求。在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行业发展之初,售后服务业务仅存在于设备发生故障时。发展至今,多数医疗机构都已经形成了定期对设备做检测、保养的工作程序,医疗设施售后服务的业务范围已经进行了大幅拓展,售后需求旺盛。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政策的颁布,逐步规范了医学影像设备维修市场,保证行业健康成长;《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鼓励发展第三方专业维护保养、售后服务队伍,推助行业快速扩容。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控与远程维修等智能医疗设施维修服务逐渐成为可能。智能医疗设施维修服务优点突出,能够进一步降低设备停机的风险,提升维修服务的相应速度与便捷性。此外,通过收集、分析医疗设施运行数据,医疗设施生产厂商还可为医院优化整体运行效率提供支持。例如,GE医疗在远程维修和设备预警服务的基础服务之上,通过分析医疗设施运行数据,制定改善方案,帮助医院提升设备使用效率,优化临床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基于此,智能维修服务是推动行业进步的一大重要原因。
以“GE智康保”为代表的医院、第三方维修服务商以及设备原厂三方合作业务模式,优势显著,能够有效释放行业潜能,提高行业服务质量,驱动行业发展。具体而言,三方合作的业务模式有以下优势。
规范医疗设施第三方维修服务行业的维修质量。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通过加入GE智康保,成为其授权服务商后,将获得GE在维修业务上强有力支持。首先,GE将为其提供每年1-2次专业技术培训,而工程师通过培训后,将会获得GE原厂认证。其次,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GE智康保可以为医院和第三方机构提供便捷的技术支持,实现精准服务。在日常维修服务指导上,第三方授权服务商的工程师也可通过线上连线GE原厂工程师,远程解决设备问题。再者,GE原厂工程师也会到现场,进行维修保养服务同时对授权服务商的工程师进行实操培训。如此一来,医疗设施第三方售后服务行业的维修人员维修技术水平将得到极大提升,从而促进行业规范化。
优化医疗设施售后服务行业的配件供应。智康保的增值服务中包含了维修保养、临床升级、备件销售等,因此通过与GE合作,第三方授权服务商可以稳定获得合法合规的高质量配件,从而可以为医院提供高质量的配件服务。
降低医院设备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服务便捷度。第三方医疗设施维修服务机构通常具有高效、完善的客户需求响应机制。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提供7天24小时的人工受理用户咨询,使医院随时能够获得快速的维修服务。而加入GE智康保的第三方授权服务商,能够快速为医院提供更高质量的维修服务,从而赢取客户信任,获得更多的客户;对于医院方面而言,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原厂级别的高质量维修服务。
在国内分级诊疗、医疗新基建的背景下,医疗设施行业市场规模加速增长,为售后维修行业创造了大量需求。然而医疗设施售后服务行业目前还未形成完善的人才规范和配件规范体系,尤其是第三方医疗设施维修服务行业。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控与远程维修、机器人维修等智能医疗设施维修服务逐渐发展了起来;同时,以“GE智康保”为代表的医院、第三方维修服务商以及设备原厂三方合作业务模式也在驱动着行业发展。在智能维修与“智康保”合作模式为行业赋能的情境下,不仅能够在量上满足越来越多的医疗设施售后服务需求,也在更广阔的业务区域内推动了医疗设施售后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落地,使整个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备案号:粤ICP备19039425号 主要专业从事机器人系统维修,变频器维修,伺服驱动器维修,直流调速器维修,触摸屏维修, 欢迎来电咨询!
友情链接: 米乐体育下载 | 米乐体育下载ios | 米家app官方免费下载